一、硬質合金行業產業鏈
硬質合金是以高硬度難熔金屬的碳化鎢粉末(硬化相)為主要成分,以鈷、鎳等金屬(粘結相)為粘結劑,經球磨、壓制、燒結而成的具備極高硬度和良好耐磨性的合金材料。通常,硬化相主要為碳化鎢、碳化鈦等,硬化相決定了硬質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性能,粘結相主要起粘結作用,將硬化相粘結在一起,對硬質合金貢獻韌性。
在硬質合金產業鏈中,自上而下分別為鎢、鈷等金屬化合物和粉末的開采及冶煉,礦用、切削和耐磨等領域硬質合金生產,前述領域的硬質合金工具制造,以及硬質合金工具的應用場景,具體包括機械加工、石油和地礦挖掘、汽車制造和航空航天等行業。
硬質合金行業產業鏈示意圖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硬質合金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據統計,2019年全球硬質合金產量為10.87萬噸,同比增長7.3%,預計2020年全球硬質合金產量將達到11.5萬噸。
2017-2020年全球硬質合金產量及增速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是世界上硬質合金產量最大的國家,占比在40%左右。目前全球約有600-700家硬質合金生產廠商(不包括中國規模以下中小型企業)。
2019年全球硬質合金產量區域分布(單位:%)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硬質合金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規劃建議報告》
三特新材料
三、中國硬質合金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的硬質合金產業始于20世紀40年代末,經過建國70多年來的發展,我國已成為硬質合金產量最大的國家。2019年,國內硬質合金產量達到4.35萬噸,同比增長13%,約占全球產量的40%。
2010-2019年我國硬質合金產量及增速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納米晶、超細晶及亞細晶硬質合金,因其硬度高、耐磨和削切刀刃鋒利等特點,廣泛適用于切削工具等領域;細、中晶硬質合金主要用于對硬度和耐震強度有要求的切削工具、耐磨工具等領域;粗、超粗晶硬質合金,具有較高的抗沖擊力和耐磨性,主要用于礦用工具等領域。據統計,2019年我國硬質合金各類型產量中,切削工具產量占比45%,礦用工具合金產量占比25%,耐磨工具合金產量占比27%,其他硬質合金產量占比3%。
2019年我國不同類型硬質合金產量結構(單位:%)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中國鎢業協會硬質合金分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1世紀以來,我國硬質合金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仍處于世界硬質合金產業鏈的中低端,科研投入、研發水平和能力、工藝水平和裝備水平、市場競爭力、企業盈利能力,以及產品的技術、質量和檔次等與國際先進硬質合金企業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目前國內部分硬質合金品類產品仍以中低檔為主,無法滿足國內高端制造業的需求,高檔硬質合金數控刀片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硬質合金產品仍需從國外進口,據統計,我國進口的其他硬質合金制的金工機械用刀及片(82081019)的平均單價約為出口價格的6至8倍,國內企業深加工程度亟待提升。
2018-2020年Q3我國其他硬質合金制的金工機械用刀及刀片進出口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硬質合金三個主要應用領域的需求情況,2019年我國硬質合金需求達到4.12萬噸,預計2020年將達到4.5萬噸,2017-2020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3.7%。
2017-2020年我國硬質合金需求量及增速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硬質合金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鎢資源儲藏國,保有鎢儲量占全球鎢資源的58%,位居首位,資源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等地區,在此區域內,產生了以中鎢高新、章源鎢業為代表的國內硬質合金領軍企業,形成了較高的行業集中度。2019年,我國前十大硬質合金生產企業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9.02%。
我國前十大硬質合金生產企業區域分布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中國鎢業協會硬質合金分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拉特羅比的肯納金金屬,是世界知名的硬質合金及硬質合金刀具制造公司,2019年,肯納金屬實現收入163.29億元,凈利潤16.63億元。國內頭部參與企業主要有中鎢高新、翔鷺鎢業、章源鎢業與新銳合金。
硬質合金行業主要企業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國內各企業硬質合金業務收入對比來看,據統計,2020年半年中鎢高新硬質合金行業收入達到39.63億元,同比增長2.26%;2020年上半年翔鷺鎢業硬質合金產品營收為0.48億元,同比增長55.59%;2020年上半年章源鎢業硬質合金產品營收為2.26億元,同比下降3.33%,新銳合金硬質合金行業營收1.2億元。
2017-2020年H1中國主要企業硬質合金業務收入對比
三特新材料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硬質合金及工具行業發展趨勢
1、產業整合進程加快,行業內收購數量增多
硬質合金及工具行業屬于硬質合金產業鏈中的中下游,其上游為鎢、鈷等金屬化合物和粉末的開采及冶煉行業,下游為機械加工、石油和地礦挖掘、汽車制造和航空航天等應用領域。由于硬質合金細分產品數量眾多,下游應用領域廣泛,長期以來各細分市場間存在一定的壁壘,行業內企業普遍通過新產品的持續開發以及產業鏈內的收購兼并提升企業市場規模,增強企業競爭力。
2、高端硬質合金及工具的國產化是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我國正處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而高端數控刀具、精密零件模具等作為提升制造水平、勞動效率的關鍵工業零配件,長期依賴進口。其中,高端數控刀具應用在航空航天、軍工及電子信息等關鍵領域,關乎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進口依賴已成為制約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道障礙。
目前國內部分硬質合金品類產品仍以低端化、同質化產品為主,硬質合金深加工和精加工比例不足,突破高端硬質合金的技術壁壘,實現高端硬質合金及其工具的國產化是國內硬質合金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3、國內硬質合金及工具企業整體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與國外同行業公司相比,國內硬質合金行業企業普遍存在產品單一、客戶需求理解度不足或不能及時響應客戶需求的特點,無法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導致國內企業的出口以低端、初加工產品為主,國際市場占有率不足,利潤率較低。國際領先的硬質合金工具生產企業基于豐富的產品種類及較高的技術含量,以客戶系統性需求為中心,能夠為客戶提供系統、完整的解決方案,并及時掌握客戶實際需求變化,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強化配套服務,由單一的工具制造商轉變成為綜合服務商。為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國內硬質合金工具企業需不斷提升客戶服務能力,由單一產品輸出轉化為綜合性解決方案輸出,才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增強企業盈利能力。
華經情報網隸屬于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制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游、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領域。